宜风暖通—暖通知识大全(一)
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也就是说所有房间的冷暖气都由它来供应,各个房间中只有送风机,而原本制冷的外机全都整进一个箱子。
中央空调系统:有主机和末段系统。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和半集中式。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可分为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一次回风二次回风)。主要组成设备有空调主机(冷热源)风柜,风机盘管等等。
制冷剂:制冷剂即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的对象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被冷凝成液休体。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低压侧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常用单位为W或KW。
热泵制热量: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热泵辅助电加热器应同时运行)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
性能系数:制冷(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所耗电功率之比为性能系数。制冷时称为能效比,用EER表示:制热时称为性能系数,用COP表示。
载冷剂:载冷剂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冷却,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如此不断循环,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宜风暖通—暖通知识大全(三)
风冷机和水冷机的区别:风冷机是指主机靠风扇散热,水冷机只是主机靠水散热。风冷机结构紧凑,不需**机房,维护简单,缺点是制冷制热受气候影响很大,能效比略低于水冷机。水冷机一般需**机房,配冷却塔,系统稍复杂,维护稍繁琐,大部分不能制热,优点是造价低于风冷机,能效比稍**风冷机。
能效比:空调器的能效比,就是名义制冷量(制热量)与运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数学表达式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COP=制热量/制热消耗功率。EER和COP越高,空调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2.6~2.8五级,2.8~3.0四级,3.0~3.2三级,3.2~3.4二级,3.4及以上一级。1级较节能,5级能效较低,低于5级的产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空调企业需要在产品上加贴能效标识标志,告知消费者其能效水平等级。
垂直失调:热水双管系统中,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的高度差不同,虽然进入和流出各层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度相同(不考虑管路沿途冷却的影响),但竖向上与锅炉距离较大的作用压力大,距离小的作用压力小。即使选用不同管径仍不能达到各层阻力平衡,将出现上下层流量分配不均,冷热不匀的现象,通常称之为垂直失调。而且建筑楼层数越多,上下层的作用压力差值越大,垂直失调现象就会越严重。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室内温度要求,保持房间的热量平衡,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Q′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即通过建筑物门、窗、地板、屋顶等维护结构由室内向室外散失的热量;另一部分是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和加热由于门、窗开启而进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冷风侵入耗热量Q′。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内空气计算温度一般指距离地面2.0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环境平均温度,应满足人的生活和生产的工艺要求。